生活工資(四)︰首爾型生活工資制度

文/木子@勞工教育及服務網絡編輯室

前篇主要介紹英國、美國及新西蘭部份城市獲取生活工資的經驗,除了地區組織、工會、教會等聯盟的爭取外,亦有例子是一個城市的成功個案影響周邊的地方,例如:新西蘭的波里魯亞市(Porirua)市長就受到奧克蘭市政府的決定而表態支持將生活工資作為里魯亞市政府工人的薪酬。東南亞成衣業工人享有的生活工資,成功原因是依靠著外圍組織團體的一些運動向品牌或採購者施壓,而逼使代工廠支付生活工資給該類工人,但這類透過外力施壓的方式未能確保工人能夠長久地獲得生活工資。

 

這樣看來生活工資似乎難以在亞洲城市實施,發達國家如日本也只有最低工資,雖然日本政府會調查不同縣都的生活水平而調整最低工資的水平,但結果那工資水平還是不足以令工人享有尊嚴生活。為何南韓的首爾市能夠成為在亞洲區首個實施生活工資的城市,其中又有什麼原因促使?

 

經濟起飛 立法最低工資

 

南韓於50年代前,經歷南北韓戰爭,戰爭帶來的經濟損失不可言語,所以在1957年簽下停戰協議後,國家才能回到正常發展軌跡。南韓政府在1962年進行經濟改革,推出第一個5年經濟發展計劃,由農業和輕工業轉為以出口為主,隨後在70年代以加強第二產業的發展為主;到了80年代,經過十多年的改革,韓國已進身成為亞洲四小龍;90年代韓國透過技術改良及重整商業架構等措施,經濟進一步加速增長,第二產業出口甚為強勁。其中,電子零件漸漸在國際市場與日本成為競爭對手。但急速的經濟發展的背後,也令社會貧富兩極化的問題更為嚴重,因韓國的經濟很大程度上由大財團牽引[1],令政府政策傾向財團多於市民。慶幸80年代南韓的工會有著很強的組織及凝聚力,眼見工資水平沒法跟上生活水平,大企業工人還有工會去談判薪酬,但非大企業員工卻連組織工會也不易。當時工會是希望透過最低工資的立法保障工人的收入,經過一輪組織及爭取行動後,終於在1986年與政府談判成,政府答應訂立最低工資法,並於1988年實施。而最低工資委員會包括了工會代表、商界代表及獨立代表,各部份都有9名成員,共27人共同商討最低工資每年調整的金額。最低工資法經過2年的過渡,到1990年才包括聘請10名以上工人的公司,1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不受最低工資法所保障,與全國性的最低工資仍有一後段距離。一直到2000年,最低工資才包括全國工人。[2]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南韓亦不能倖免。經濟急速下滑,失業率飆升,為了挽救經濟,南韓政府於2003年再實施“第二次科技立國”的策略,透過創新科技,以廉價電子產品,如智慧型手機、電視機、洗衣機等電子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分一杯羹,進一步加強出口。2008年金融風暴再次發生,但經歷了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再加上南韓的第三產業(韓流明星、電視劇、音樂文化、旅遊等)發展強勁,成功打入了中國及日本市場,南韓經濟在2009年就很快地回復正常增長。最近十年,南韓經濟生產總值由1122.68億美元(2006年)增長到1377.81億美元(2015)[3],就可知道其科技立國的策略非常成功。

 

高速的經濟增長,受惠的還是那一小撮人,而工人的勞工狀況與80年代相若,也是沒有太多的受惠。原本工人希望民選的朴槿惠上台後,會帶給南韓人民幸福,但事實朴是為財團的幸福而戰。朴槿惠上台後,先修改勞工法,允許企業更容易將薪酬封頂、合約工轉長工的時間延長、降低解僱標準,還在工會的抗議行動中,對抗議人士使用過量的武力,不合理的搜捕工會領袖。同時,朴又將公營服務私有化給大財團、加劇財團壟斷的問題,加上過往企業改革的結果,工作崗位變得零散化,工會力量進一步被削減,工人談判能力更差,把工人推向絕路。

 

90年代南韓推出最低工資保障工人,但在21世紀的首爾,就算最低工資每年調整,仍是追不上生活水平。

 

由上而下的生活工資

以首爾為例,單是最基本的住宿、食物、交通、水電及通訊費用等開支,每月約需要115萬韓元(2015年的水平,約8000港幣)。若我們以最低工資來計算收入(即每月工作22天、每天工作8小時),每月收入約98萬韓元(2015年最低工資金額,約6817港幣),是不足以基本的個人開支,還未計算社交、生病、進修、購買日常用品的費用。[4]

 

首爾市市長樸元淳在2014年9月2日公佈了首爾市將於2015年開始實施生活工資,對象是市政府及附屬機構的員工,該生活工資名為“首爾型生活工資制度” (Seoul-type Living Wage System)。

 

“首爾型生活工資制度”的時薪為6,687韓元(約46.8港幣)高於最低工資百份之二十(2015年最低工資為5580韓元/小時(約39港幣))。推出新措施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工作收入可以保障家庭成員的居住、飲食、交通、文化等生活支出而規定基本薪金的制度。制定時薪時還考慮了首爾市具體情況,包括居住成本、平均教育支出以及物價漲幅等。[5]

 

2016年,首爾市政府的四年計劃中,已把生活工資推廣納入計劃,將計劃推展到首爾市政府投資的企業當中;同時按生活收入委員會的審核和檢討,2017年首爾生活費用上升幅度,而計算出2017年的生活工資金額為每小時8197韓元(約57港幣)[6]

 

樸市長在2016年推出勞動尊重特別市(圖一)的勞工政策,這些政策都是以改善勞工權益為主。當然政府不會單純透過撥款以改善勞工狀況,首爾市的改革還包括很多地方,如令社會變得更廉潔、增加市政府收入、提高市民參與以落實政策改革。

sdsd

 

 

 

 

 

 

 

 

歷史的賢君不多,勞工要改善不合理的待遇,還是要聚集一起,團結抗爭才可改變。從朴槿惠親信門的貪污案可見,正因是南韓人民的團結,才能迫使政黨彈劾有問題的總統,真正的改變是要透過人民的團結才能達成,南韓人民也因此上了一課。在勞工議題上,工人要改善不公平的待遇,也需要與工人和其他持份者串連,才能夠帶來真正的改變。

 

參考資料:

  1. 楊虔豪(2016年7月20日)。南韓基本薪資調至38K背後隱藏的真實。想想論壇。取自︰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5617(瀏覽日期︰2017年5月21日)
  2. 焦點事件。2015年南韓勞動法修正爭議。取自 http://www.eventsinfocus.org/issues/1291(瀏覽日期︰2017年5月21日)
  3. 奮鬥在韓國(2016年10月15日)。 2017年首爾市生活工資金額。取自 http://bbs.icnkr.com/thread-4309672-1-1.html(瀏覽日期︰2017年5月21日)

 

[1] 80年代,在韓國政府產業引導下,三星和現代成功擠身全球500大企業。按2012年的數據,2011年韓國十大財團總銷售佔GDP逾四分之三,是2002年的2.6倍,說明大財團所掌控著韓國的經濟。新浪網(2012年8月27日)。韓國十大財團 貢獻近8成GDP。取自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ausdaily/20120827/1615582423.html (瀏覽日期︰2017年5月31日)

[2] WU, J. & WONG, D. (2008). Minimum wage systems in selected places. Research and Library Services Division Legislative Council Secretariat (RP04/07-08), p.33. Retrieved from http://www.legco.gov.hk/yr07-08/english/sec/library/0708rp04-e.pdf

[3] World Bank (11 May 2017). Republic of Korea of GDP. Retrieved from  http://www.worldbank.org/en/country/korea

[4] The hankyoreh (3 Sep 2014). Seoul city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living wage system. Retrieved from http://english.hani.co.kr/arti/english_edition/e_national/654053.html

[5] 生活工資制度 首度實行2015年時薪為6687韓元http://chinese.seoul.go.kr/%E7%94%9F%E6%B4%BB%E5%B7%A5%E8%B5%84%E5%88%B6%E5%BA%A6%E9%A6%96%E5%BA%A6%E5%AE%9E%E8%A1%8C%EF%BC%8C2015%E5%B9%B4%E6%97%B6%E8%96%AA%E4%B8%BA6687%E9%9F%A9%E5%85%83/

[6] 韓國首爾,明年生活工資時薪8197韓元,比最低時薪高1727韓元http://bbs.icnkr.com/thread-4309672-1-1.html 201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