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第一代職業病農民工的雙重困境

文/勞工教育及服務網絡編輯室

在第一代農民工養老問題日益引發關注的今天, 職業病患者面臨的一系列困境更應當被重視。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累計申報職業病83萬多例。衛生計生委公佈的《2014年職業病防治工作情況》報告中顯示,2013年全國共報告職業病29972例,其中近九成是塵肺病,其次是慢性和急性職業中毒。事實上,職業病人的實際數量遠大於統計,僅僅只有部分病人完成職業病診斷,更多的病人因無法提供職業史證明,無法完成診斷和鑒定。

多項統計表明,職業病新發病例數呈逐年攀升的趨勢。由復旦大學、國家衛計委等單位組成的健康風險預警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在2015年4月發佈的成果顯示,中國目前正處於職業病的高發期和矛盾凸顯期,職業病患者人數、累計病例死亡人數和新發病例均位居世界首位,職業危害的數量急劇增加。而在2015年的媒體披露中,就有廣東、山東、浙江等地大量職業病發病增高的大量報導。

另一項讓人擔憂的情況是,國家統計局披露的資料顯示,2014年,中國農民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比例為16.7%,在高齡農民工群體中尤為嚴重,他們大多從事建築、環衛等重體力勞動領域,因監管缺失及流動性大等特點,社保參保率極低,建築行業的參保率僅為3.9%。

職業病危害接觸和高齡的農民工兩個數量龐大的群體的交集,就是極度缺乏保障的第一代職業病農民工群體。現在,他們年老體衰,面臨雙重困境——職業病救治和養老難題。

《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規定,依照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專案和標準支付費用。這條規定雖明確了責任,但也將巨大的風險推給職業病病人。職業病治療費用高、週期長、傷殘等級高(名詞闡釋:工傷評級介紹),未依法為員工參加社會保險的用人單位工廠拒不履行責任的情況多發,小企業還會發生倒閉、逃逸等情況。造成職業病患者的維權時間長、成本高,要獲得勞動關係證明、職業病診斷和鑒定、治療與賠償的爭取等耗時費力,很多職業病患者甚至捱不過維權終結。

而與職業病相隨而來的就是職業病病人的養老問題。相對於工傷保險,享受養老保險待遇必須要參保滿15年,要求更高,很大一部分職業病病人的養老保險問題往往容易被忽略。在職業病維權難的背景下,職業病往往讓患者整個家庭陷入經濟困境。普通勞動者尚可通過退休後再就業緩解生存壓力,但職業病人的身體損害,已經很難通過再就業緩解養老壓力。

過程中,我們採集到的屈衛東、肖生解兩個案例,雖不極端,卻很典型。屈衛東幾近失明,雖然診斷上職業病,但工廠突然關閉,中斷社保,讓他治療和養老面臨極大負擔。肖生解的工廠雖然還在,但跟工廠打職業病和養老保險的兩個官司的無盡消磨,讓他身心俱疲。

他們都爭取過補繳養老保險,但即便是身背職業病,養老保險的大門依然無情地關著。對他們而言,可以想像的是當下的職業病維權,之後的養老完全是不敢去想。

在今天,數千萬的第一代農民工中,難以想像還有多少潛在的職業病人。職業病不僅對患者家庭造成極大傷害,也是代價非常高昂的社會成本。完善這一群體的職業病權益救濟機制和養老保障,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