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專題: 電子業化學中毒 (上)

文/勞工教育及服務網絡編輯室

一、中國在全球電子業生產鏈中的角色一、中國在全球電子業生產鏈中的角色
作為世界工廠,中國是全球電子業主要的生產基地。隨著科技的進步,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日益上漲,而中國成為了全球電子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電子產品的設計和研發在歐美國家進行,通常是銷售商的所在地。以Apple手機為例,研發工作是在美國加州進行。按照複雜程度和成本,手機裡的零件會在不同的國家生產,主要零件如相機功能和快閃記憶體是由日本和韓國供應商生產。中國目前仍依賴日韓高端原材料的供應,令中國仍處於供應鏈的最下遊,負責最後組裝的工作,將所有來自不同國家的電子零件組裝為成品。最後研發國負責物流、銷售和售後維修等部分。
全球產業鏈下,大企業會把產品外包生產,以盡量壓縮成本。品牌將生產外包,由第三方生產。而外包的廠商又會把其中一些利潤比較低的產品再次轉包給規模更小的加工廠。生產程序在全球化下高度分工和細化,設計,營銷和品牌管理,這些高增值的環節,仍由歐美國家所壟斷。低增值的部分,如組裝工作是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進行。2009年,中國出口的iPhone價值46億美元,但中國工人只享有其中的3.6%。
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便成為電子產品生產鏈的終端。中國靠著加工出口模式帶動經濟發展,而電子業的全球市場為中國經濟貢獻不少。中國在供應鏈最大的優勢是其低成本的密集勞動人口。電子行業發展迅速,產品的更替也比其他行業來得多和快,而中國的工廠能夠符合大企業短時間需要龐大貨量的需要。電子產品競爭激烈,產品的替換迅速。產品研發投入大,技術專利成為提升產品競爭力的主要手段,而這些技術均由產業鏈上游所控制,即已發展的歐美國家,處於產業鏈下游的國家難以加入歐美電子產品市場的競爭中。近年,有不少電子產品流水線的生產已經轉向生產水準高的自動化生產線生產。而產業轉移下,地方政府紛紛落實「機器換人」戰略,以機械自動化取代低增值的勞動密集型生產,打造「中國製造 2025」的計劃,正式步入中國4.0。

二、電子業生產中的職業性中毒
在生產電子產品時,工人經常接觸到苯和正己烷。苯和正己烷經常被用作溶解。按國際標準,苯已被認定為第一級的致癌物。1973年,國際勞工組織採用《預防苯所產生的毒害的公約》(Convention Concerning Protection Against Hazards of Poisoning Arising From Benzene,下稱苯公約),苯公約列明苯的替代品,並指出使用苯時,應確保完備的安全環境下進行。但現實中,中國的電子業生產仍頻繁使用苯和正己烷。大部分歐美國家列明苯的職業性標準暴露限值,並要求員工嚴格遵守,以減低苯對員工的工作危害。 但在生產過程中,工廠未能提供足夠和合乎安全標準的防護衣物,而工人對化學品的保護意識也嚴重不足,令工人長期暴露在職業性中毒的危害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需具以下四個要點:⦁ 患病主體是企業、事業單位或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 必須是在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產生;⦁ 必須是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 必須是國家公佈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所列的職業病。以上四項缺一不可。

三、職業性危害潛伏期長 工人難以確診
職業性中毒潛伏期長,由苯所引起的白血病潛伏期平均可達11.4年,令工人往往難以判斷自己是否有職業病。職業性中毒病發初期的病徵,與普通小病分別不大,大多是頭痛和眩暈等。職業病病人第一次的症狀是 麻痺和疲倦乏力,工人也很少將身體不適與職業病拉上關係。大部分工人選擇到鎮級的醫院求醫,但這些醫院沒有診斷職業病的相關經驗和知識,令求醫的工人難以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任何診斷上的延誤對證明其中的因果關係猶為重要,這也影響到往後的薪金和賠償。”
普通的體檢內容通常是的血液檢驗,乙型肝炎測試和心電圖掃描。與普通體檢不同,職業體檢的針對性高,針對不同的工種會有不同的檢查,如工作上會面對粉塵的工種,職業體檢會特別做胸片,肺功能檢查等。而職業健康檢查不是所有的醫院都能做,需要由取得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否則檢查結果沒有法律效用,工人也不能作為職業病診斷的依據。
當勞工NGO探訪當地醫院時,發現有很多職業病病人沒得到恰當的職業病治療,而是被當作一般病人治療。調查顯示,受訪中接受定期在職體檢只有55.6%,只有24%的受訪者在他們離職前接受體檢。在離職的體檢顯得猶為重要。工人如果頻繁換工作,證明職業病與工廠的關係的難度將大增,企業也容易在這種情況開脫。電子業工人的流動性大,到工人發現自己患上職業病時難以得到企業的確認而無法獲得確診和賠償。很多工人在離廠的時候沒有做職業體檢便離職,令職業病的問題變得隱性。